万物互联,智慧方案与硬件如何赋能教学新体验?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08-13 10:38:44 浏览:1588
7月29日,由蓝鲸教育主办,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蓝鲸财经、界面新闻、财联社协办的智慧教育论坛,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Z世代·新教育”为主题,融合主题演讲、互动研讨、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与教育同仁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圆桌论坛由北塔资本投资副总裁王强主持,与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昱鲲、百家云副总裁符新伟、声网Agora教育信息化负责人赵伟、佳发教育北京办事处经理邓晓兵四位嘉宾围绕着“万物互联,智慧方案与硬件如何赋能教学新体验?”的论题,展开分享。
以下为圆桌论坛内容精要:
由“教”向“学”,攻克“信息孤岛”
北塔资本王强:未来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大家能够看到的、在做或者说觉得有可能出现的,能够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大力教育赵昱鲲:未来的教学场景,我觉得关键词其实是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我们小时候都是以“教”为主,是自上而下的一个俯视角度。但是我们现在更多强调的是“学”,“学”的主体是孩子,要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掌握知识。所以我觉得技术进步带来最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我们慢慢地从“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个性化学习可能是科技赋能教育的关键词,无论软硬件,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个性化学习能够更好地贯彻。我们得以因材施教,为孩子们量身打造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和内容。另一方面,当下心理学认知客群在进步,我们知道怎样更好地激发孩子自身的学习内生动力,而不再是过去那种逼迫式学习的方式。
百家云符新伟: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原来难以企及的教学场景,已逐渐变得可能。一方面,大班课、小班课、双师课堂、线上自习室等等新场景日趋丰富;另一方面,音视频服务商将通过对底层技术的整合,更有效地提升面向客户的服务效率与响应能力;例如我们百家云就把AI技术深入地应用在实时音视频领域,用AI技术优化实时音视频服务质量,例如我们利用人脸识别登陆,人头出勤记录,学生情绪识别,老师手势识别等完善场景化服务。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教学活动会在技术助推下,愈发倾向于回归教学的初衷。如老师遥控器、学生答题器、智能手写版笔、高拍仪结合等,都会不断简化上课复杂度,大大降低了老师适应科技教学系统的时间,让老师回归到自己擅长的教学过程中。
声网赵伟:疫情刚刚来临的时候,确实倒逼我们衍生了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空中课堂,专递课堂与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远程教研/会议,AI互动课堂,在线作业辅导,招生面试,云监考等新场景的出现,技术带来的新场景确实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师效率等方面输出了很大价值。但时至今日、疫情已基本控制的环境下,上述场景却没有消失、反而实现了常态化的应用。所以我们觉得,通过技术衍生出来的教学应用和场景,它的确在某些方面能带来教学价值。
佳发教育邓晓兵: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教育类软件相似度以及硬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每个公司都能提供完整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但普教、职教还有高等教育,不同赛道对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场景乃至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我认为当下音视频、软硬件、教材教辅等教育供应商,在专注技术提升的同时还要能够满足各类学校的一线实际应用。很多供应商提供的方案很“高大上”,但实际上仅凭自身无法解决一线用户的需求,方案落地时甚至背离了初衷。
另外,现阶段用户信息孤岛的现象依旧存在,现在业内的同行,互相之间想要打通数据关联,还存在一些共享障碍。在此情况下,如果一个学校想实现ABCD四个厂家的产品联动,是有难度的。因此作为教育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我们应该齐心协力,把我们掌握的数据、用户习惯等资料进行更深度的整合。我们可以看到近两年来这种整合案例的数量逐渐增加,这是一种好现象。
最后,对于我们这些做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企业,一定要跟着党的政策走。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服务方向,一定不能背离宏观政策的需要。
以孩子为中心
软件、硬件、服务三者联动
王强:智慧教育软件和智慧教育的硬件两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大概在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软件和硬件进入学生生活中,要把握什么样的度才能保持行业长久地发展下去?
赵昱鲲:我觉得软件跟硬件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总的来说我们把硬件看成是基础,把软件看成是翅膀。硬件以终端的形态延伸到学习场景,在此基础上,软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价值。除了软硬件外还有服务,三者联动才能更立体、更全面地为学习提供支持。比方说我们的智能学习灯,第一把硬件的护眼功能做好;第二通过软件与学生进行交互;第三通过我们的在线虚拟自习室提供服务,让孩子更好地学习。
至于“度”的问题,最终要看大家做教育的初心。应该把“以孩子为中心”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牟利为出发点。以此为准绳,我们更看重孩子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我们想要激发孩子学习的良性循环,而不是说为了提分或者报课。这个“度”首先是教育理念一定要端正,即促进孩子的成长。其次,我们要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对自己提供的硬件、软件和服务进行一系列设计,确保他们不会越界。
举例来说,我们曾做过用户调查,有很多家长希望我们在学习灯上设置一个“静默监控”的功能,即家长可以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监控孩子。但我们否决了这个提议。虽然用户最重要,但不是用户的任何需求我们都要答应,我们更在意的是尊重孩子,和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
符新伟:在我看来,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乃至与配套设备的关系,要根据不同场景因地制宜。无论是从软硬件的匹配度、软硬件的复杂度,还是设备数量任一角度出发,软硬件使用的“度”,总体上看是有规律的。我们发现当软硬件的匹配度/复杂度增加、设备数量增加时,初期学习效果是能提升的。但当上述产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重”的时候,学生不断地体验、使用不同产品,学习效果反而下降。
因此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场景还是家中的个性化学习场景,大家都在做精简。最终目的就是回归初心——一切为了教育的质量,而不是为了设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配套设备。
赵伟:教育以人为本,我个人觉得教育信息化其实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关键是能够通过工具、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真正地去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教育信息化不是单纯的硬件或软件能解决的,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我以校内传统的录播教室为例,如何把所有运营厂家的接口都统一打通,更有效率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B端供应商只有做好数据认证、平台建设等的协同,才能让B端真正延伸到C端去做服务。
声网本身就是做平台服务的,我们希望业内的厂商可以联合起来,多方该彼此合作,开放接口,打造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为老师和孩子解决问题;进而协助主管部门将数据汇总,更好地挖掘数据、精准分析来制订教学计划,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我认为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去实现的一个宏伟蓝图。
邓晓兵:通过梳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行业走向,目前还是以架设硬件为主。在普教领域配套的软件基本以免费为主流,在高教领域基本是定制开发为主。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教育信息化行业流行录播、VR;2017年流行3D打印和新风;2018年兴起了人工智能、创客;2019年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达到高峰;2020年疫情催生了三个课堂/远程教学,到了今年则是智慧护眼灯——大家都在跟着热点走,每年都有一两条热点赛道。纵观教育信息化企业,大多站在政策的潮头上推陈出新。
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软硬件结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硬件更迭。例如一些卖大屏的企业,现在也开始在硬件中植入教学资源。因为他们的硬件业务,已经到了发展瓶颈——一个大屏三五年不会坏,导致需求萎靡。因此厂家开始在硬件中植入教材教辅产品,“由硬到软”结合的同时,软件企业也开始积极寻求与硬件企业进行深度的生态构建。
例如佳发通过投资控股的模式与一些相关企业进行联合,这样佳发就能与一些产品实现互补。因此在我看来,未来软/硬件公司通过同业合作打造优质生态、双方的捆绑愈发紧密深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重视公立校业务,做好底层架构
王强:最近政策变化比较多,K12受到了一部分影响,相应溢出的人才、资本它会向周围的赛道产生影响。长远来看,它对教育信息化赛道有哪些影响?
符新伟:百家云在做一站式服务商,其中K12相关业务约占我们6%以下的收入,对我们而言影响不大。在我个人看来,一方面现在国家对公立校的重视度非常高,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招生需求还是比较急迫的。教育信息化公司更多地是在做底层技术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供应商,必须重视社会的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们希望未来在合适的教育场景下,能给大家做好技术支撑,让大家的转型速度能更快一些、行业可以再度活跃起来。
赵伟:无论是教学机构还是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厂商,大家都在积极地去响应国家政策、去拥抱变化。尤其对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而言,我觉得反而是有利好的。做好教学辅助,为主管机构赋能,为学生家长分忧。比如帮助学校做好课后三点半的开课服务,比如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比如学情分析,教学评价,帮助主管机构做好数据分析,反推教学改革。政策的变化短期可能要经历阵痛,但长远来看一定会向好的一面发展。
邓晓兵:这次两办的“双减”政策影响更多的是小B端机构或者C端机构。对于佳发而言,我们的服务对向主要还是to B/G为主,服务的是公立院校居多,尤其是参加考试的这部分人群,从业务应用场景来讲,受到的影响较小。
大力教育赵昱鲲:
打造属于孩子的自主学习系统
王强:大力智能是怎么想到做智能硬件的?自从大力智能推出学习灯后,市场上跟进的产品特别多。您觉得智能硬件在助力孩子学习成长时到底该发挥什么作用?大力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赵昱鲲:我们的初心很简单——中国的中小学生近视率太高了,这个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保护孩子的眼睛。但后来我们想,仅仅护眼还不够,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所以我们应该把“教育”本身也放进去。那么从为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的角度,这个灯应该怎么设计?我们内部进而提出,要做出一个支持孩子自主学习的系统。
一方面,我们支持孩子的自主学习。比方说之前我提到的“不要监控”,到孩子自主设置闹钟、设置学习任务,再到现在我们又推出了自习功能:在网上虚拟的自习室,与其他同学包括老师一起学习。这样的学习场景能提升孩子的投入度。
另一方面,我们也设置了一些能促进孩子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我们会告诉孩子“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不是具体的知识点讲解,而是学习方法的讲解——什么时候适合学习、什么时候适合复习等等,用认知科学的方法支持孩子们学习。因为只有当孩子学习的效率更高,进而产出更好的成果,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知才高。孩子有了更强的自主学习动机,才更愿意学习。
总的来说,我们设计智能学习灯的宗旨就是“打造一个自主学习系统”,未来我们仍会沿着这个宗旨去前进。我们做教育的决心很大,还会继续深耕下去。归根结底,我们想要把硬件、软件和服务三项同时做好,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去支持孩子。
百家云符新伟:
通力协作,解决“选择困难”的痛点
王强:作为SaaS服务提供商,百家云在日常为各类教育企业提供服务时,能看到企业的痛点都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符新伟:很多教培机构从营销、招生到课前课后服务,很多环节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机构往往不知道怎么去打好“选择”组合拳。市场上提供各类产品的企业很多,但产品优劣、用户体验好坏等,都需要机构一一甄别,以教育信息化赛道为例,细致到大屏、手写板、学习灯等等产品,都需要学校和机构做好选择。之前我们谈到“信息孤岛”,就是因为各家数据难以打通、很多系统甚至都不兼容,所以机构、学校才更难去做出决定。很多学校或机构的负责人最后就会拜托我们,让我们帮他做选择,“你全搞定,我们不管了”,可见市场更期待通过一些整体的解决方案去打破这种信息孤岛。
因此,我们希望能为学校及教育机构从招生营销到课前课中课后,乃至最后的家校互通学情报告,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服务,一站解决所有问题。结合行业背景,我们希望整个教育信息化产业、乃至教育行业,大家能够一起合作、一起探讨怎样才能做好更多的服务。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行业的痛点。
声网赵伟:聚焦自己擅长的平台业务
共建平台化生态
王强:现阶段,一方面是双减政策落地,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声网此前也发布过“三个课堂”解决方案,目前推进成果如何?未来声网还将如何实现实时音视频互动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最高效应用?
赵伟:想要实现“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需要包括基础建设、资源建设、课程服务、教学评价的全业务流程建设。体系包括G端管理平台(音视频云平台),B端三个课堂(智慧/录播教室)和C端智能硬件(机顶盒,平板,智慧台灯)的用户体系打通。
基于此,声网发布了全业务(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基础建设,资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全生命周期(K12,高校,职校)的产品解决方案,力求通过技术能力赋能所有行业厂商,拉通G端、B端、C端管理,教学等业务场景,最终实现统一认证管理,统一资源服务,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评价。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做好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希望行业中大家能共建平台化生态,通力合作、真正能给教育信息化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在教育信息化赛道,声网也将会持续高投入,输出符合教育信息化政策规划的基于音视频实时互动的赋能产品及整体方案,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公平持续努力。
佳发教育邓晓兵:
技术升级与硬件迭代,催生广阔市场
王强:从教育考试信息化到智慧高考,您觉得智慧教育技术的迭代对赛道的影响有哪些?在您的设想中,觉得它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邓晓兵:考试领域比较单一、比较窄。这个行业近乎是垄断式的。而赛道中的大厂也比较少,在前期各自的重点区域基本上已经渗透完毕。至于更新迭代,例如早期考试巡查是虚拟信号、再到现在转高清信号,技术升级、硬件迭代,涉及全国几十万间考场都需要更换硬件设备,这的确带来了很大的一波市场机遇。
时至今日,无纸化体检、网上报名、身份验证、作弊防控等多种技术和平台的融合,使考务系统日趋完善。包括试卷流转、在线巡查指挥、自动阅卷在内的多子平台,所有考试业务环节最终统一落实在考务管理的大平台上是大势所趋。
- 上一篇:智慧校园提速,科技赋能教育数字化
- 下一篇:智慧社区平台的组成以及应用!